見 證 分 享

Leave blank for all. Otherwise, the first selected term will be the default instead of "Any".

鄭啟輝 (轉會禮)

信心回轉的見證

我家中是大子,少年時,弟弟們都入讀天主教學校,所以對信仰有初步認識。20多歲開始接觸天主教,熱心參與義務工作,包括探訪病患兒童、在長洲長者義工,繼而增長認識天主教。1971 年接受天主教洗禮並賜有教父母看守,可是沒有深刻改變。後來在婚姻上出現問題,離婚及之後再婚,之後自己離開了天主教教會沒有再返教會。當時工作十分順利,在香港大型公司裏做主管,忙碌家庭及工作,心中自滿,得公司重用,滿有進升機會,遠離信仰很久。直至 50多歲,公司轉型,我須轉去澳門尋覓新的發展機會。以後大約十年之間,沒有與家人聯繫,生活變得混亂,意志消沉,開始獨居。
今年五月因患第三期腸癌,因此再與五弟鄭啟良宣教師聯絡,手術前一天弟弟前來探訪與我祈禱及分享詩篇51 篇悔改赦罪之恩,感到赦罪的平安,後來手術真是十分順利,而且康復很快,四天內出院,深深感是上帝將自己尋回,相信是上帝保守看顧。接住下來是要面對化療,但開始第一針療程,又發現肺部有陰影,心中很難過。弟弟帶來教會朋友探望和關心與為我祈禱及講解福音,並邀請我自己開聲祈禱,祈求接受主作我個人救主決志跟從主耶穌。之後肺部手術第一次,化驗癌病是原創性第一期,心中十分感恩。一個月後,再造另一邊肺部手術,除去癌細胞。其間,參加兩次啟發課程。但第三次手術,康復比較緩慢,便更靠賴上帝,常常禱告:睡不著的時候、痛楚的時候、孤單的時候,都有祈禱,求主使我每天有三小時的睡眠,求主使我有點微力,為主作工。
北角堂朋友非常熱心到訪探望,尤其陳升惕先生架車接我出院回家及送我在主日下參與啟發祈禱活動,十分感動。我生命中有四樣的突破,首先是學會在心中禱告,也樂意向陌生人表達自己是信徒,經驗到口裏承認、心裏相信就必得救的信心。第三,逐漸與家人聯絡,化解以前冷漠關係。第四,感到消沉時,上帝賜我希望和保守。深信主更新拯救了我的生命。所以今年聖誕日崇拜願意轉會加入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堂。 

游潔萍

改變生命的相遇

曾經讀過『啟發主日』刊出一段文章,講述人生規劃『改變生命的相遇』,我看完立時湧現起一片片的思潮;我在幼童的時候正值日本侵佔香港,巿民生活困苦,光復後一片簫條,百業待興。我十一歲時已在家父的工業造品廠操作一點點工序,那時已深深地了解凡事只要努力地迎難而上,沒有不可解決的事。這是我第一次『改變生命的相遇』。
於1955年經老師介紹認識我的丈夫,經過八年交往於1963年共諧連理,從此由工業轉移文教工作,這是我第二次『改變生命的相遇』。婚後與丈夫育有三名兒女,小女兒自小體弱多病,曾經迅速地惡化,四肢癱瘓,進出醫院多次,難關也面對過不少。孩子中學畢業後,他們先後前往加拿大繼續學業,直至2000年,小女兒在長途電話中說她在加拿大開始教會生活,初時我心裡也頗為反感,因為我和丈夫也知道信耶穌的人不會拜祭祖先,這種做法真是與我們的傳統習慣存著極大的矛盾,加上丈夫一向對拜祭祖先的事情甚為看重。接著她又說要受洗歸入主名下;然後,她更告訴我們在加拿大的教會當上行政的工作;她似乎與我們的信念越來越拉得遠了。說到底都是自己孩子,猶記得她受洗時我還親自選購十字架吊飾給她。近年孩子陸續回港生活,雖然女兒堅定不移地不會跟著我們拜祭祖先,但都樂意陪伴我們倆老回鄉祭祖;女兒常說雖然她不會拜祭祖先但她可用禱告及感恩的心紀念祖先。
2013年丈夫身體出現毛病,直到2015年身體也欠穩妥,丈夫的表親江芸萱女士及其丈夫梁廣宏先生不時到我家探訪,期間都有開始談及信仰,談及上帝的事情,也有一同禱告,初時,我都比較擔心這會對丈夫帶來很大的對立,可是女兒也不時與我們談及她的信仰,而且常常對我說:『媽,你放心呀,爸爸日後一定信耶穌。』;其實從那時起,我雖然未信耶穌,但知道信耶穌是好的,因為見證著女兒信主後的生命更加剛強,家裡大小擔子她都一一擔起,可是丈夫對拜祭祖先的事情卻日趨更為著緊。然而自己也開始年長,行動也未如以往般自如,不知不覺地對拜祖先的事情無疑是增加了我生活裡的負擔。直至2016年10月至11月期間,丈夫身體狀況開始日漸下降,然而他對信耶穌的事繼續置身事外;還記得我當時開始著緊『人死後』的事情,不時向丈夫說:『我日後必定跟女兒信教,好讓我在天堂陪伴她。』,而且,我竟敢交帶身為基督徒的女兒去探究一些道教骨灰位的事情,萬一丈夫出了甚麼事情,至少我也預備了需要的給他,一向唯聽事從的女兒竟然無動於衷,不下數次的催促她,她都堅定地說:『媽,你放心呀,爸爸日後一定信耶穌上天堂,不用大費週章這些事情吧。』。現在回想,我真的佩服她的信心。每次丈夫入院女兒也有通知院牧探訪,每次丈夫都是拒絕聽到更多有關基督教的信仰。2016年11月丈夫在醫院病得最慌亂的時候,女兒同樣安排了院牧探訪,院牧同樣述說一些信耶穌的事情,那次丈夫對著院牧、我及女兒竟然說要信耶穌,我實在難以置信,我還開口再三問他,他用了僅餘的力氣都要表達信耶穌的決心,因此我跟他說我們一同信耶穌吧。
2016年11月19日我與丈夫一同在醫院心裡相信,口裡承認耶穌為主。雖然丈夫已經返了天家,但我心裡卻有極大的安慰,因為我知道他去了一個更美的地方。今天,我受洗歸主;這是我第三次的『改變生命的相遇』。

許國華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我從小學上主日學開始認識上帝,直至現在。在過去數十年,上帝時常幫助我和家人,在工作上遇到困難,祂會幫我解決。2010年,我被公司裁員,非常慌張,但主沒有遺忘我,祂幫助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又照顧我家人的健康和保守兒女工作順利。

回顧我太太在大約十年前洗禮,我就以「一人信主全家得救」的理由,沒有接受洗禮。但今年我在聖靈感動下,反省主對我過去的日子之眷顧及無限恩典,令我決志。我以詩篇23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為我的心聲,表達我對主的敬愛。其實我信主前因工作關係,是比較脾氣暴躁和焦慮,沒有安穩的心。希望信主後,由主的帶領,每天去改良我的壞習慣。有關洗禮期望,我希望能多些參與事工和服侍教會。

陳俊亮先生 - 黃德馨會吏代筆

感恩教會的關心和接納

陳俊亮先生是北循舊生,約六十五歲慕道者,多年前中風左邊肢體無力,一直由妻子照料。2016年年尾妻子患癌症,在幾個月後離世。之後,陳俊亮因妻子家人物業問題要入住老人院,他表現軟弱和哀傷。而母親李蓮玉為兒困境而回港安排,爭取兒子重回舊址太興樓,並重新清潔收拾單位。今年5月11日由他母親李蓮玉介紹給北角堂,我初次到府上探訪,單位十分整潔舒適。母親李蓮玉女士邀教會來加關心,當時,她將下週離港,因俊亮一人獨居,願託教會跟進他。俊亮將來須面對妻子家人遺產分配及可能被迫遷,及考慮獨居或轉住老人院等問題。 我們與俊亮保持電聯及探望。9月6日我們探候陳俊亮,他慢慢地由屋中走過來開門,並歡迎我們到訪。他跟我們分享上個月曾跌倒,傷了眼角,流了很多血,他按動平安手機,醫護人員送他到東區院,縫了多針,仍要覆診。他又說已得到筲灣聖雅各復康中心給他前往作護理,並且有車接送。他又告訴我們說自己是北角循道學校的校友,現在記得曾教過他的老師如 李建成、莫衍洪等。他母親李蓮玉以前常在北角堂聚會,跟文太很熟稔,崇拜時常坐在一起;他也曾跟母親到北角堂,所以他對北角堂一點也不陌生。他曾做過許多不同工作:廚師、調酒師、汽車維修顧問、洋行助理員、物業管理主任等等,因工作時間不穩定,所以以往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十年前中風之後,更很少外出,但仍常看電視的基督教節目,尤其喜歡看平約瑟牧帥的講道。我們希望他日後有機會返回北角堂跟我們一起聚會。之後,他也由陳柏堅弟兄陪同下,返過教會兩次了。
他說自己少年時曾認識一班來自澳洲和紐西蘭的傳教士神學生(Youth with mission),在淺水灣似是給他施洗,現在只餘下幾張受浸時的照片,沒有教會證明了。他因工作及病少返教會,但因太太臨終時得北角宣道會幫助,領了太太信主,安息主懷,他又燃起信靠之心。在喪親哀傷之中,又得北角堂探訪照顧,他想洗禮肯定信仰,他樂於接受洗禮課程及並感恩教會的關心和接納。

Pages